广电总局发布两大白皮书!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室正式揭牌

2019-05-17  10:45

5月16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天津市广播电视局协办,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承办的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AI赋能智慧广电”首届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发展论坛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

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式发布《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2018)》《广播电视行业应用大数据技术白皮书(2018)》,并为设立的“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揭牌。 

资料显示,今年4月,《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2018版)》《广播电视行业大数据技术应用白皮书》通过专家评审。

前者研究分析了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关键技术、应用架构及应用场景,梳理了部分典型案例,对人工智能在广播电视的应用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工作建议。

后者根据我国广播电视科技发展、融合媒体业务发展、大数据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研究了广电大数据的特征,剖析了大数据采集、预处理、分析挖掘等关键技术,提出广电大数据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对广电行业推进大数据技术的深入应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其中,《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2018版)》从选题策划、媒资管理、生产制作、分发传输、运营服务、智能终端、监测监管、服务评价、运行维护、网络安全这10个广播电视关键环节,梳理人工智能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场景,并列举了7个广播电视台、网络公司探索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典型案例。

《广播电视行业大数据技术应用白皮书》则分析了广电大数据在广播电视台、有线网络公司、网络视听等3大领域中的典型应用,并介绍了总局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的系统特性和功能。并在基础安全、数据生命周期安全和大数据平台安全3个层面对广电大数据安全提出了要求。

此次世界智能大会收到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致信。

信中指出,当前,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驱动下,人工智能呈现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球治理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高度重视创新发展,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会议论坛的开幕式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张宏森作了发言

 指出,当前广播电视行业正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施智慧广电建设为抓手,推动行业优化升级、转型发展。

 人工智能是引领广播电视发展进步的支撑性、示范性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在助推智慧广电建设中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全行业要站在政治、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化对智能科技重要作用的认识,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加快人工智能同广播电视深度融合,为推动广播电视高质量创新性发展打造强大新引擎。

 一是用AI为媒体赋能,助力新型广电主流媒体建设。要通过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加快广电媒体转变模式、改造形态、深化融合,构建“一体化资源配置、多媒体内容汇聚、共平台内容生产、多渠道内容分发、多终端精准服务、全流程智能协同”的制播体系,真正实现“全程、全息、全员、全效”,更好满足用户需求、提高受众体验。

 二是用AI为网络赋能,提升广电网络传播服务能力。要加快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广电网络中的部署和应用,加快推进建设面向5G的移动交互广播电视网,向天地一体、互联互通、宽带交互、智能协同方向发展,构建广播电视现代传播新体系。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实现信息生产传播与用户个性化定制化信息需求智能匹配,促进服务创新、业态创新。

 三是用AI为产业赋能,促进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推进智慧广电生态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智能+”,创新基于优质视听为主的高质量综合信息服务,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视听生活新期待的同时,为政务、商务、教育、医疗、旅游、金融等多领域提供支撑,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用AI为管理赋能,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积极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基于统一云平台架构的全国监测监管体系建设,推进跨业务、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天候”智慧化监管,提高精准监管、靶向监管能力,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张宏森特别强调,人工智能应用也是一把“双刃剑”。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是重要的宣传文化阵地和意识形态阵地,应用人工智能必须确保可靠可控,始终把安全放在前面,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放在前面,不能在人工智能面前迷失创造精神,不能让创作生产完全被技术控制和奴役,不能让内容产品失去情感温度和斑斓色彩,不能让行业发展失去能动活力。

来源于: 广电独家  中广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