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信息消费拉动经济发展新引擎

2022-04-01  11:33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报告(2022年)》,阐述了促消费对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新时代下我国信息消费呈现的新特征新态势。我们摘编该报告中与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方面有关的数据、观点及相关信息,呈现相关信息消费新态势。
         疫情常态下, 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普及推广,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断演进迭代,催生信息消费新产品、新应用、新业态等持续培育壮大。
一、信息消费表现活跃,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
         信息消费巩固扩大传统消费。信息消费的内容不断延展,数字服务和产品快速创新迭代,软件应用和数字内容等付费规模持续增长,面向“双千兆”网络的应用和智能终端加速升级,物联网、云计算等服务垂直行业的信息消费产品进一步推广,不断形成一个又一个新兴消费热点。5G商用带动VR/AR、赛事直播、虚拟购物等新型服务快速发展和可穿戴设备等新型智能终端加速普及,2020至2025年间将有望带动信息消费8.2万亿。电子商务、网络约车、在线教育等线上线下融合消费规模进一步拓展,通过模式创新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和畅通商品服务流通,在缓解疫情冲击、激活传统消费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息消费带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新型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推动我国宽带网络超前部署。预计到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3.5万亿元。基于网络应用的新型消费业态有助于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收益实现。同时,新业务的繁荣发展对网络部署提出更高要求,倒逼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提速和网络质量提升。我国发布《关于调整700MHz频段频率使用规划的通知》,将700M频段用于5G建设部署。同时,还发布《“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大力推动千兆光网和5G网络覆盖和升级。
         信息消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不断涌现的信息消费热点与新兴业态打破了传统的就业时间和空间界限,就业吸纳能力大幅增长。新兴职业不断涌现,人社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在线学习服务师等九个新职业,进一步满足新型消费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根据人社部数据,随着短视频、直播带货等网络营销行业的兴起,目前覆盖用户规模达到8亿以上,互联网营销从业人员数量以每月8.8%的速度快速增长,大量中小微企业也因网络直播销售方式激发出了活力。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网络主播数量超1.3亿,并且每天还以日均4.3万人数量增加。
二、新技术新应用加速进步,塑造信息消费新态势
(一)生活服务:线上新型消费展现强大生命力
         直播电商持续蓬勃发展。由于直播具备更强的社交属性以及更加形象的展示形式,直播电商的用户渗透率不断提升。2021年以来,《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营销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等政策的相继出台,有效促进了直播电商等行业应用标准体系建设,提升直播行业准入门槛,持续规避减少主播言行失范、销售数据造假、假冒伪劣商品及虚假广告频现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进一步释放直播电商万亿级消费空间。直播电商产品覆盖从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逐渐向助农扶贫、公益捐款等方向延伸。调查显示,超两成用户愿意通过直播电商渠道购买助农产品,超过七成的用户希望通过直播了解、参与公益捐赠。更加丰富的直播内容有助于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不断发挥新电商行业优势,为促进“双循环”发展格局、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作出新贡献。
         在线旅游创新发展呈现复苏态势。营销模式创新激发旅行消费需求。在线旅游平台通过引入直播、“盲盒”等新兴模式布局内容生态,加速拓展营销新渠道。2021年6月,携程平台活跃主播数量环比增长76%,直播间成交订单量环比增长149%。在线观展新业态蓬勃兴起。受疫情常态化发展影响,“云上观展”“在线剧场”等消费模式逐渐成为消费者追捧的新体验。中国国际航天航空博览会历史上首次推出“云上航展”服务,开设线上巡馆、VR直播观展、远程参会评论等在线观展功能。中国文旅部、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馆与哥伦比亚文化部等携手举办3D杂技魔幻剧《金箍棒》云展演,吸引来自全球的240万观众在线观影。
         超高清视频向大众生活拓展。5G、千兆网络的发展大力推动超高清视频、沉浸式视频、4K/8K直播、云游戏等视频新业态在文体娱乐、赛事直播、居住服务等领域加速落地应用。从移动短视频看,快手全面支持全景4k视频和直播播放,并举办“故宫的秋色”“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等VR全景视频直播活动,累计观看人数超过1000万。4K/8K等高品质视频内容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助力消费者开启视听新体验,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二)智能产品:终端载体持续向更高性能升级
         新型消费终端产品加速成熟。5G手机成为新机型市场标配,截至2021年9月底,我国5G手机出货量累计达1.83亿部,占国内手机总出货量的七成。5G手机上市机型累计超200款,数量达到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的一半,逐步占据手机市场主导地位。VR/AR迎来发展新机遇,5G大带宽、低时延传输能力有效解决VR/AR渲染能力不足、互动体验不强和终端移动性差等痛点,为VR/AR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IDC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VR/AR终端总出货量为710万台,同比增长70%以上,预计到2024年总出货量将达到767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超80%。
         传统领域智能化转型不断深入。在家居领域,单品智能逐渐向泛在化智能升级。5G、AIoT等融合技术的普及加快智能家居产业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单点智能向以场景为中心的全屋智能过渡升级。以入口为中心的互联互通场景生态成为主流,全屋智能改造需求逐步显现。教育类智能硬件从点读笔、智能手表、早教机等产品形态逐渐向智能作业灯、错题打印机、教育电子纸等多样化新型终端品类拓展,多功能集成类教育智能硬件层出不穷。
(三)消费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并向两端延伸
         网民规模破十亿开启信息消费新篇章。从规模看,我国网民规模突破10亿,互联网普及率再创新高。从区域看,我国数字乡村建设成效初显,随着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农村物流建设的加速推进,目前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近3亿,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市场消费潜力逐步释放。
         低龄化网民激发消费升级新动能。年轻人群网络使用程度更深,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25岁以下用户的移动互联网月人均使用时长比全网用户高6.5个百分点,月均APP使用数量比全网用户高17个百分点,对于视频、网购、团购、游戏等消费需求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用户。年轻用户消费意愿更强,95后一代年轻群体对个性化、品质化消费品的追求力度更大。QuestMobile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95后用户倾向于选择头部品牌手机,比全网用户高出近10个百分点。
       “银发”族崛起迎来数字时代新红利。在互联网服务方面,按照可感知性、可操作性、可理解性、高安全性等原则,相关互联网企业已经完成适老化功能升级改造以及业务流程重塑,切实保障老年人互联网服务使用体验与个人信息安全。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显示,92%的被访老人使用网络浏览新闻资讯,超过八成的老年人会上网看视频和小说,使用网络支付的老年人数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在智能终端方面,《移动终端适老化技术要求》《移动终端适老化测试方法》等行业标准的发布规范适老化终端产品技术要求,有效提升适老化智能终端供给能力,为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迈出坚实的一步。在公共服务方面,相关组织机构积极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操作能力培训,加大信息应用、网络支付、风险甄别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引导和普及力度。
(四)消费理念:内容付费意愿增强并逐渐成为主流
         用户付费习惯逐步养成。付费需求持续增长,内容平台在碎片化时间场景下,有针对性地提供结构化、系统性的内容信息,降低消费者信息筛选成本、提升知识获取效率。艾媒数据显示,我国知识付费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50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92亿元,用户规模超过4亿,预计2021年我国知识付费市场规模将达到675亿,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付费观念不断升级,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者精神需求以及版权意识随之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非物质产品付费。在网络音乐领域,2021年上半年腾讯音乐在线音乐付费用户达到6620万,单季度增长530万,达到5年内最高季度净增长。在网络文学领域,订阅付费成为主要盈利模式,付费网络文学用户超2亿,2020年网络文学领域订阅付费营收占比达4%。付费群体延伸扩展,知识付费理念不断向“两端用户”蔓延,60后、00后人群付费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2020年喜马拉雅平台60后付费人群同比增长154%,00后付费人群同比增长94%。
         内容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内容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随着内容产业市场发展逐步成熟,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激发内容平台通过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夯实自身内容资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内容和模式。例如,喜马拉雅通过举办听书节、加大优质内容创作者激励等形式,将平台内容品类从328类增至393类,内容涵盖二次元、游戏、萌系等娱乐内容,以及演讲、科学史等众多新兴领域,平台内容供给日益多元。内容获取渠道进一步丰富,内容平台持续完善智能生态建设,知识内容的接收载体从电脑、智能手机不断向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音箱、智能可穿戴等终端设备扩展,应用场景加速向消费者各个生活领域渗透延伸。

内容来源于:国家广电智库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张苗苗、索东汇摘编自《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报告(2022年)》